- 皇宫庙宇屋顶装饰物五脊六兽是什么含义?2019-11-01
- 司机边开车边输液?网友们不淡定了!妻子回应让人泪目2019-10-27
- “我和我的祖国”翰墨青州·2019中国书画年会开幕2019-11-09
- 他画万里河山图,欠债80万被嘲笑,少年画千里江山图奉为千年经2019-10-31
- 国庆群众游行执行总导演、彩车设计专家、指挥部专家…北工大人太2019-10-21
作者:任磊
研究时装设计的马·郑德仍然记得2002年大学毕业时的情景——他拿着简历,穿着西装申请了这份工作,却看到地上所有的抛光工具、纸板和木头。他认为他走错地方了。大师递给他一把斧头,说:"去磨斧头,看看你有没有耐心。"
傩面具作为傩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傩舞、傩祭祀和傩戏中的道具,也是古老而传统的工艺。让马郑德磨斧头的主人是姜浩志。她带着马郑德走上了历时17年的傩面具制作之路。
傩文化有很长的历史,所以被称为“活化石”,因为从原始部落开始,人们就通过傩舞祭祀和驱邪,还表达图腾崇拜、动植物崇拜和生殖崇拜。傩舞是宗教、舞蹈和音乐的雏形。”马郑德说。
在过去的17年里,郑德制作了2000多张傩面具,从封印神中的神话人物到四部名著中的代表人物,再到十二生肖和民间传说。对于每一个色彩和品质内涵都非常优秀的面具,马郑德必须仔细阅读历史资料,研究民间故事,理清每一个面具的寓意,然后画出艺术品、干湿木、大小、光泽和颜色。每个过程都有严格的要求。
在过去的几年里,他周围的人都认为郑德是通过傩面具发展起来的。用他自己的话来说,“我仍在四处奔波,养家糊口。四口之家必须生存。傩面具没有给我带来任何财富,但它不能丢失。它必须传递下去。”
马郑德精通雕塑、绘画和摄影。“2006年真的很艰难,所以我去雕塑厂工作了一年,”马郑德说。“制作傩面具需要大量的金钱和精力。投资,首先,我必须赚取收入。”那一年,郑德仍然戴着傩面具。2007年,马郑德注册了一家雕塑公司,制作雕塑来为他的傩面具赚钱。
从2007年到2012年,马郑德在兰州的一个文化公园租了一家商店,里面有他的傩面具。“那五年基本上没有收入。我只是每天陪客人喝茶,付钱让人看傩面具。”
“傩面具是一种文化,我们要继承的也是文化,不是技能。”马郑德说的最多的两个字是“继承”。他最大的希望是建立一个傩文化博物馆,填补西北傩文化的空白,打造西北傩文化。“我不能自己做这件事,这取决于每个人。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附录1:贡献说明
1.不得复制、盗用或侵犯他人或机构的知识产权。
2.作品的形式包括原始照片(可以是单幅或8幅)风景、人文、旅游、城市、生活等。它可以是单幅图片或一组图片。图片必须为jpg格式,像素不小于1024 ×768。每张图片必须附有文字说明。
3.参赛作品必须在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之间完成。
4.每个单位申报的作品不超过10件;他人推荐的作品不超过3部,每人限1部作品。
5.作品主题清晰,立场正确,内容阳光,角度新颖,构图优美,视觉效果突出,画面表现力强,能量传递积极。该作品出版及时,社会反响强烈,重印发帖量大,特别是在重大政策、重大主题、重大事件、重大事件、热点问题和突发事件等方面,对在线指导起到了关键的积极作用。
6.以申请人推荐的方式申请作品的,申请人必须下载申请推荐表和著作权承诺书,加盖申请人公章,并上传加盖印章的电子扫描件(或照片);个人自我推荐申报作品必须上传个人身份证明文件的电子扫描件(或照片)。
7.“100网络正能量图片”申请的电子版及盖章的材料文件以“100网络正能量图片”命名,并上传至邮箱:wu100tp@gscn.com.cn。